近年來,市財政始終堅持優化農業保險體制機制,通過鞏固發展種植業保險,持續發展養殖業保險,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保險,開展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等創新手段,持續推進農業保險“提標、擴面、增品”工作,助力我市鄉村振興戰略。
擴大農業保險品種,實現愿保盡保。優化財政獎補保險品種范圍,開展稻谷、小麥、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,提高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和高效設施農業的保險保障水平,在覆蓋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礎上,會同承保機構開展水稻收入保險試點,以進一步提高農戶主要種植業風險保障水平。目前,我市納入財政補貼目錄的險種達49個,包括:主要種植業險種7個、主要養殖業險種3個、高效設施農業險種34個、農機具保險4個、特色險種1個。2020年市區保費實現總收入4660萬元,各級財政補貼達3425萬元,實現農戶承擔不超過30%的目標,極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。
探索農業保險模式,實現愿貸盡貸。去年市區全面將政府與保險機構“聯辦共?!蹦J睫D變為保險機構自主經營模式,建立了以政府引導、保險機構市場運作模式為主體,保障充分、覆蓋廣泛、服務精準、持續發展的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。今年市財政部門支持承保機構開展探索“保險+”試點,通過運用“保險+期貨”模式,賦予農業保險增信功能,提高農業生產主體信用等級,緩解其“貸款難、貸款貴”問題。
夯實農業保險基礎,實現愿享盡享。市財政部門從加強農業保險基礎設施建設、優化運行機制、提升服務能力出發,緊緊圍繞聚焦支持農業保險發展目標任務和“擴面、增品、提標”要求,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強監測考核和完善組織,持續推動財政補貼型農業保險條款及費率優化,督促承保保險機構公平、合理地擬訂農業保險條款和費率。2020年全市農業保險深度達到1.35%,農業保險密度達到986元/人,三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82.35%,遠高于全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。